首页

优主之家踩踏调教

时间:2025-05-25 12:40:52 作者:公开售假、质量不达标……“脆皮安全帽”售卖乱象调查 浏览量:36836

  “脆皮安全帽”不达标也卖?

  过期近20年的安全帽,仍被作为“特价产品”公开售卖;网络平台上公开售假,安全帽合格证被随意买卖;有的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的生产厂家,也在偷偷生产劣质安全帽……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,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发现,“脆皮安全帽”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隐患,折射出部分用工单位和一些安全帽生产厂家在利益驱使下无视法律、漠视劳动者基本权益。

  明知威胁“头顶安全”,

  随便贴个合格证就叫卖

  半月谈记者在某购物平台搜索“安全帽”,网页上大量显示低于10元甚至低于5元的安全帽产品,这些安全帽无一例外都在产品说明中标注了“国标”字眼。记者在该购物平台选择了一家已售20万单以上的劳保用品商家,下单一个安全帽。到货后记者打开包装,首先闻到一股刺鼻的塑料气味。用力按压帽体外壳,发现“一按一个坑”。随后,记者将安全帽从二楼高度自由落体到水泥地面,仅三五次安全帽就出现裂纹。

  从线上来到线下,记者在西部某市劳保用品市场走访商户发现,安全帽售卖分为“三六九等”,售价几十元的安全帽质量上乘,壳体厚实;售价几元的安全帽则明显是粗制滥造,当记者询问低价安全帽是否符合“国标”时,商家表示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。

  记者梳理发现,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抽查监管工作中,不合格安全帽时有发现。今年2月,天津市东丽区市场监管局对40种各类消费品抽查中检出的1批次不合格产品即为安全帽;内蒙古根河市市场监管局随机抽检6家经销主体的6类劳保产品,其中就有2家销售不合格安全帽。

  据披露,有商家“大方”承认所出售的低价安全帽无法通过质检,虽然自家低价产品达不到国家标准,但可以贴上其他达标产品的合格证,不会影响销售和使用。“脆皮安全帽”的合格证从何而来?在网上搜索“合格证”可见,针对各类产品样式繁多的“合格证”均有出售。

  记者了解到,从“脆皮安全帽”销售端追溯至生产端,一些不法厂家迎合“市场需求”,回收废料制作不达标安全帽,在产品原料标注时以“玻钢型”打擦边球混淆视听,一条生产线生产“达标”和“非标”两种产品并根据需要搭配售卖。

  “脆皮安全帽”折射劳动权益保护困境

  今年1月1日,应急管理部发布的《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》正式实施,其对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、安全使用要求和过程管理要求等方面作出规定,“安全帽”被纳入其中。

  为何“脆皮安全帽”依然能在市场流通?专家认为,这反映出部分用人单位漠视工人安全需求、工人主体忽视自身合法权益的劳动权益保护困境。同时,监管从“纸面突围”到执行落地仍有距离。

 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表示,虽然国家针对安全帽等劳保产品的质量标准和使用规定逐步细化,但在落实监管方面,常规的巡查抽检机制亟须升级优化。当前,涉事商家面对检查时“临时调货”的娴熟应对和不法厂家“一条产线两种商品”的“打游击”策略,暴露出违法成本与监管效能之间的失衡。

  部分一线工人直言,因缺乏安全培训,对劳保产品认识不足,不能明确知晓产品与对应使用场景,甚至误将防尘帽当作安全帽使用。“有些‘懂行’的工人在面对劣质装备时,或因生计压力不敢发声,抑或因维权成本过高选择妥协。”

  遏制安全帽持续“脆化”

  “脆皮安全帽”是对工人“头顶大事”的极度漠视,需要多方加强监管,严厉打击。姚华认为,针对“脆皮安全帽”乱象,应实施“行业禁入”制度提高违法成本,将劳保管理纳入企业安全信用评价体系,形成长效约束。

  “市场监管部门既要严查无证生产行为,也不能放松对已持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监管,应当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,从源头杜绝劣质安全帽出厂。”广西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负责人表示,将进一步加大对流通领域监督抽查与整治排查力度,重点排查建材市场、批发零售市场、城乡接合部劳保商店等场所,严厉打击销售劣质安全帽的行为;压实电商平台主体责任,规范网络交易行为。

  日常销售领域监管的提质升级是让“脆皮安全帽”无处遁形的有力举措。贺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嘉表示:“贺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指导销售经营户建立完善进货查验制度,严禁销售无资质、无合格证明的安全帽。与此同时,开展质量监督抽查,定期对流通领域的安全帽进行随机抽样检测,及时公布抽检结果,对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查处,并追溯其来源和销售渠道。”

  部分专家建议,可以建立“一帽一码”溯源系统,通过二维码记录生产、流通、使用的全流程信息,也可以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,定期公布抽检结果。贺州市八步区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副主席谢祥宝认为,用人单位若未能提供合格用品,劳动者应拒绝执行作业指令,并勇于检举用人单位。

  半月谈记者:覃星星 王楚然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新一轮强冷空气上线 北方局地降温12℃

近年来,各地冰雪旅游持续走热。数据显示,2023—2024冰雪季,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.85亿人次,预计今年冰雪季,这一数据有望突破5亿人次。从冬奥会到全国冬运会,再到花样滑冰、大跳台等单项大赛,一系列冰雪赛事的举行,让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成为更多游客的选择,造就了文旅消费火爆的冰雪“热”现象。

重庆:“何以闪烁——四川美术学院与大湾区新媒体青年艺术家邀请展”开展

随着家装业务成为重要业务版图,贝壳针对家装服务者的培训体系也日益完善。贝壳面向项目经理、家装工人、安装师傅等,推出融合训、专项训、储备训等不同类项的培训项目。如针对项目经理的“榫卯计划”,通过解答业务中的实际问题,来提升其在工期、质量、服务、人力、材料、工具、财务七大方面的管理能力;针对安装师傅的“跳跃课堂”则是以短视频的形式传播专业技巧。2023年,“榫卯计划”落地18个区域,覆盖600余人,“跳跃课堂”共发布16期课堂视频,视频累计浏览量超48,141次。

航行警告!渤海北部进行军事演习 禁止驶入

在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,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相对丰富,但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,区域内仍存在城乡、不同城市之间的精神卫生服务差异。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当日表示,长三角区域精神医学的新发展需整合三省一市的医疗资源,优势互补,协同前行。上海市医学会精神专科分会主任委员、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敏希望通过交流与合作,加强长三角地区精神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,共同推动精神医学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
“拔火罐”到底在“拔”什么?

吴静:汉白玉是一种大理石,其如凝脂般的质地,类似肌肤的纹理和光泽,非常适合人物形象的塑造,在西方文化里洁白的颜色也是高雅、圣洁的象征。汉白玉在西方艺术中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左右,当时东方主义在欧洲兴起,汉白玉雕塑作为中国艺术品的一部分,成为欧洲贵族和富商收藏的对象。特别是在古典和新古典主义时期,西方艺术家们追求对古代文明的回归,将汉白玉的白色和高雅用于表达理性、对称和古典美。汉白玉至今仍在西方雕塑家的作品中受到欢迎,成为跨文化和跨时代的独特艺术元素,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对艺术领域的深刻影响。

东西问丨万琳:为何说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之源?

一是统一部署噪声污染防治领域公益诉讼工作,以法治力量保障安宁和谐环境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噪声污染投诉举报数量持续增长,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。2023年,最高检专题部署各级检察机关聚焦老百姓“家门口”的噪声污染问题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办案工作。各级检察机关针对工业、建筑施工、交通运输、社会生活等领域噪声污染问题办理公益诉讼940余件,有力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二是助推压实噪声污染防治责任,凝聚协同共治合力。噪声污染的来源多样、类型交织、成因复杂,涉及不同行业和监管部门,容易出现职责不明、衔接不畅等问题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督促协同作用,促进有关行政机关依法行政,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定职责。同时,结合办案推动完善噪声污染监管责任体系,促进实现各司其职、各尽其责的协同治理效果。江苏省检察院办理噪声污染治理专案,推动13个设区市政府制发文件明确噪声监管责任部门。三是坚持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,让公益诉讼办案既有力度又有温度。注重精准规范办案,统筹法理情有机统一,不搞“一刀切”,力争做到守护群众正常生活安宁与服务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双赢。江苏省无锡市检察机关办理某汽车企业噪声污染案过程中,推动当地政府及相关行政机关协调场地用于企业货车停放,并将货车道路运行线路评估纳入规划,避免噪声扰民及安全隐患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